为什么民主党当选不是一个好消息

Annie G
Nov 9, 2020

2020的美国大选局势焦灼又变幻莫测,全世界人民都变成了吃瓜群众。不管是我身边的在美留学生和移民群体,还是国内比较关心政治和国际局势的亲戚朋友,都在微信上紧紧关注着实时更新的计票情况。从11月4日早晨,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票数反超共和党候选人川普之后,我的朋友圈里便一片欢腾,几乎看不到支持共和党的声音。

在当前的美国主流舆论、媒体和社交网络上,似乎支持左派的民主党,坚决要赶走川普,成了政治正确。尤其是在加州这个民主党大票仓,似乎所有人民都已经被组织起来,同仇敌忾得要把川普拉下台,让民主党入主白宫。

但事实是,从目前的大选计票情况来看,共和党和民主党在美国的支持率是对半分的,哪怕是在加州,也有30%的选民投票给了共和党。然而这一部分声音,在主要的媒体渠道里很难听到,在日常的个人交流里,共和党的支持者也被简单粗暴得贴上了“川粉”的标签,按所谓饭圈的“对家”待遇处理。因此造成了传播学里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既小众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根本听不到了。

这也是我个人的体验。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会支持共和党,虽然川普在很多方面不是一个最好的总统候选人,但相比之下我觉得让民主党执政会更糟糕。但我身边几乎99%的朋友都反对川普,为拜登当选欢呼雀跃,热泪盈眶。我曾经尝试过表达不同的观点,虽然大部分理智的朋友能接受和而不同,但有时微信群里还是会有火药味,会受到一些情绪化的回应和攻击。所以我也就不怎么参加群里关于选情的讨论了。

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拜登已经宣布当选,川普及其团队正在就计票舞弊嫌疑提起上诉和申请重新计票,看起来民主党最终入主白宫的几率还是很大。虽然我的观点无关紧要,但在民主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所以我想在这里详细得慢慢得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觉得民主党胜选并不是值得庆祝的事

首先我想说明两点背景信息。第一,美国总统大选的本质是选执政党,同时进行的还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选举,是选立法机构。总统大选选出来的不是美国的皇帝或者国家主席,这个个人的权利是受到宪法制约的,他也不可以直接组织修宪。他是美国的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和三军统领,只负责三权分立里行政权,没有立法权和司法权,而且可以被弹劾。总统的决策不是个人意志,而是执行所在党派的治国理念,并且受到宪法的约束。

然而很遗憾的是,美国的选举制度导致选民无法有效得关注两党的执政纲领和业绩,而是过度关注两位候选人的个人魅力,把选总统办成了选秀,底层逻辑成了“饭圈”那一套。在这样的传播方式里,有深度广度的复杂内容几乎都会被过滤掉,拿到流量的大都是极度简化后抓人眼球的标题党或者花边新闻。这样的传播环境不欢迎多维度的复杂信息,个人和观点都被单一片面得标签化,因此有了“川粉”“川黑”“拜振华”这样的代名词。不管这样的标签是自己贴的,还是被人给的,结果都是让观点更加的极端化,支持的就无脑吹,不支持的就无脑黑,跟每天在微博上演的饭圈戏码一模一样。

大选饭圈化的另一个危害是导致候选人偶像化,选民不再关注其业务能力,而看人设。20年前华语歌手出名,是因为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于私生活,有的平平淡淡,有的跌宕欺负。然而现在饭圈的一线流量,就算是有作品的,被大众认识的还是他们的人设和外貌。结果就是会立人设但业务能力一般的照样收割流量,业务能力强但不会立人设的总是感觉差一截。

今年大选里,主流媒体几乎没有人讨论川普政府这几年减税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刺激,或者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反弹的数据,甚至连阿联酋以色列和平协议这种轰动世界的国际关系事件也是轻描淡写。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也不能怪选民对于候选人业务能力方面欠考虑了。

第二,这是美国总统大选,不是地球总统大选,所以选出来的人应该始终代表美国的国家利益。我深知美国在国际局势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所以我理解很多华人,不管身在何方,都对大选非常关心,并且深刻感觉大选结果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作为打算未来在北美发展的人,我希望能选出一个始终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总统,把握好美国的经济和民生,就是对国际社会的最大贡献,就像我相信,一个人能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这一点算是我自己的偏见(bias),特此说明。

在加州这个典型的左派民主党大票仓生活的这一年半,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更加支持共和党的理念。特别是在移民、种族、犯罪治安和经济问题上,左派民主党的种种主张都让我很难接受。我对政治的关注和理解还非常有限,以下材料多来自于媒体、自媒体和亲身经历,欢迎友善的批评指正。

一、移民问题

作为在美国的外国人,我和身边小伙伴最关心的肯定是移民问题。川普过去几年给H1b工作签证造成的压力毋庸置疑,所以我也理解很多人怕他当选后H1b工作签更难拿。但很多人因此认为民主党就是为移民发声,民主党上台就是对H1b和绿卡身份的重大利好,也是非常偏离事实的。在我看来。拜登和民主党的政策对想要在美国留下来工作生活的合法移民,并没有什么益处,甚至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1.H1b工作签证

每年H1b工作签证的配额是有限的,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每年的申请人数都超过了配额,因而美国移民局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来分配名额。结果大家都知道,大量的印度外包公司挤占了几乎2/3的名额,从中谋取暴利,而中国的小伙伴们很多苦苦抽了几年也抽不上,只能离开。我自己也抽过,也没抽中。奥巴马政那么多年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川普政府上台后对H1b的改革,重点就是打击印度外包公司。今年由于政策、疫情和旅行禁令的多重原因,H1b进行了两次抽签,我身边也有朋友是因为意外的二次抽签才有幸命中的。

总结来说,民主党的政策,看似宽松,但给了印度公司很多作弊空间,抽签基数大,中签率低。共和党的政策,收紧了抽签的门槛,给合格的候选人更大的机会。哪一个政策更公平更有利,要看自己所处的位子,但肯定不能一概而论得说民主党的政策比共和党更有利于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

2. 绿卡(永久居留权)

身边很多人支持拜登,是觉得民主党的移民政策比较友好,有利于自己在美国拿绿卡。但如果认真理解民主党的政策,认真看了第二场总统候选人辩论的话,应该能够理解,民主党的移民友好几乎完全是针对非法移民的,对合法移民并不是个好消息。

拜登在辩论里直接明确表示,他上任后会立刻给非法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发永久居留权。在这个语境下的非法移民,主要是指非法跨国美墨边境,在美国非法居留的墨西哥移民。这样简单粗暴的政治观点自然非常吸引人口比例日益增长的墨西哥裔,他们是美国本土生育率最高的一个族群,也是民主党现在重点吸引的对象。

每年绿卡配额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像H1b那样一刀切,但也是有数量限制的,不可能无限发放。而按照民主党的路线,要讨好非法移民,给他们大量发放绿卡,结果必定是造成合法绿卡申请的排期时间进一步延长。目前中国公民的绿卡排期已经是5年了,如果民主党的政策得以实施,那中国公民的排期说不定也会往着印度公民10年排期的目标看齐。

这样的政策,打击的是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有工作、遵守美国法律、对美国社会有贡献的纳税人移民,保护和支持的是身份不合法、受教育水平相对低、工资水平相对低、没有依法纳税并且还需要政府补助的非法移民。在民主党当政的加州,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正愈演愈烈。而拜登在总统大选辩论时,如此清晰直白且骄傲得说出这句话,也只能让我对民主党的移民政策更加失望。这对想要留在美国的中国小伙伴们,一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我自己的绿卡进程最近遇到了问题,未来可能不得不离开美国一段时间。但原因不是川普和共和党的移民政策,而是一直被受诟病的工会制度。我原以为工会这种落后的左派集体主义制度只在传统的锈带地区盛行,没想到搬来加州后,我现在工作的大学也是被几个工会控制着。

工会的弊病在底特律的衰落和纪录片《美国工厂》里已经展示得非常清楚,简单来说就是表面打着“团结劳工对抗资本家”的旗号,实则低效无能养闲人的腐败体制。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申请绿卡的第一步是需要律师写好我所在职位的工作内容描述,然后进行一个“全国招聘”,证明我是最适合这个职位的人。我们学校有工会,而且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迫要加入工会,所以我的工作内容描述必须要得到工会的批准。

一般来说,雇主确认工作内容描述是一两周就可以搞定的事。但今年1月我的律师把相关信息发给我们工会后,工会毫无信用,来回反复,一会儿同意批准,一会儿又变卦重来,每次回复很慢不说,提出的也都是细枝末节的文字修改,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公平公正。结果就是一年过去了,到现在我的工作内容描述还没有确认批准,严重影响了我的绿卡申请进度,导致我为了将不得不离开美国。

这就是左派思想集体主义的落后。共和党川普政府并没有让工作签证持有者更难申请绿卡,反倒是左派体制造成了很多可笑的阻挠,因此把偏左的民主党看做合法移民的救星,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

3. 学生学者签证

几个月前,有新闻报道说川普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停止发放学生签证。结果证实这又是一条无底线简化后用来博眼球的假新闻。川普政府只是对来自有中国军方背景高校的学生学者签证加强了审核,并不涉及绝大部分的普通中国留学生。至于敏感专业的签证审核,多年以来一直就有,不管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哪怕是奥巴马时期也一样,没什么变化。今年由于疫情,全球的大部分美领馆都停止了学生签证的受理,这也不涉及党派的签证政策。因此,民主党执政,也算不上学生学者签证的利好消息。

综上所述,在签证和移民方面,我并不认为民主党上台对和我一样走留学-工作-居留这条路的中国人来说是件好事,甚至弊大于利。

二、种族问题

宗族问题是川普被诟病最严重的一个方面,特别是近期的佛洛依德时间和BLM运动,更是给人一种所有种族问题都怪这届政府的感觉。确实,川普在任期间,种族矛盾有多次尖锐冲突,而且他在总统辩论上张口就是“在场没人比我更为支持黑人权益”,听起来也是一言难尽。但回到最开始说的,总统大选的重点是选执政党,而就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策来看,我实在没办法站在民主党一边。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整体舆论偏左,所谓政治正确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导致矫枉过正,甚至逆向歧视

我完全承认,美国有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但被歧视的不光是黑人或墨西哥人,还有亚裔、印第安后裔、或者是整个女性群体。但由于美国的黑奴历史以及对黑奴历史的共识,以及黑人在少数族裔里占比最大的事实,美国非裔常常可以打着种族歧视的旗号为自己寻求特权,甚至用这个特权来侵害其他少数族裔的利益。

在任何地方都要有一定比例的黑人,逐渐成为美国社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例如现在各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要有负责保证公司文化多元(Diversity)的团队,雇员里光有亚裔还不够,一定要有非裔才算达标。在Doordash,UberEats等外卖网站上,在最显著的广告位,都有专门的“Black-Owned Business”(黑人老板餐厅)的宣传,也就是如果餐厅主人是非裔,就会得到额外的宣传流量,亚裔则没有这个福利。在现在的影视作品里,选角的时候都需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非裔出现,不管这个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里是否有非裔。

美国社会的这种风气越来越左,甚至导致老友记的主创人员都要出来道歉,因为六个主角里没有非裔。同时一些历史剧里,甚至一些讲耶稣基督的剧目里,明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区环境里几乎没有黑人,也硬要在演员表里塞进非裔演员。

美国的高等教育里还有一个叫做Affirmative Act (AA)的法案,要求大学按照一定的比例接受非裔和墨西哥裔学生,结果就是降低白人学生和亚裔学生的入学比例,提高他们的入学难度。这样的法案,打着支持种族平等的口号,结果进一步打压了人口比例相对小,本来申请大学就更难的亚裔,完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也昭示了左派民主党口口声声要推行的种族平等,也不过是为了争取非裔和墨西哥裔选票

左派所推行的许多矫枉过正的种族平等,既荒谬又双标,一方面只向非裔墨西哥裔倾斜资源,不考虑亚裔等其他少数族裔,另一方面在黑人的强势领域,如体育方面,又不要求族裔平衡比例。

美国最高法院唯一的现任非裔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也极力反对所谓的平权法案,表示这种平权法案的实质才是真正的种族歧视,认为黑人需要“特殊待遇才能成功”。我也同意,支持种族平等,不是结果的平等,而是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人可以自由得做自己擅长和喜好的事。

另一个让我非常意难平的是,加州的很多大学里都有一个专门服务非法移民身份的学生(大多是墨西哥裔)的部门,一般叫做Undocumented Student Office。这里先不讨论移民身份等法律问题,但就这非法移民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待遇,我就觉得非常不公平。总所周知,国际学生需要交纳比州内学生高很多的学费,是很多公立高校的重要经济来源。但高额的经济支出并不能换来平等的权益,特别是在加州,公立大学非常强调资源优先照顾州内学生,不管是录取方面还是奖学金方面。国际学生能申请的官方奖学金和能够选择的校内工作职位都非常有限。然而非法移民身份的学生,却能享受州内学费,各种财政支持,还有专门提供服务的办公室。这跟加州民主党政府主张的把纳税人的钱用来给青壮年无业非法移民提供免费全额医保简直如出一辙。我赞成给需要帮助的人一定的帮助,但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直接一味得给钱给特权,结果把加州这片风水宝地变成好吃懒做者和非法移民的天堂。

庆幸的是,在大选当天,加州完成了对AA法案的投票,暂时取消了对AA对加州公立大学的强制效力。但是民主党执政后,沿用这种左倾且双标的种族政策,对在美国努力打拼的华人群体来说,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三、治安问题

美国的治安问题一直备受诟病,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在这一点上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然后面对治安和执法方面的问题,共和党强调法治和秩序,民主党则主张削减对警察系统的财政支持(defund the police)。我实在是无法理解民主党的这个逻辑,也无法理解,一个遵纪守法的居民,为什么会觉得削减警力是治安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大选前把治安问题和执法系统推上风口浪尖的是弗洛伊德事件,即一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被警方以涉嫌携带毒品等原因搜身后,一名警察用膝盖把他抵在地上,无视他呼救,几分钟后弗洛伊德窒息身亡。这件事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和平游行逐渐演变到全国各地的打砸抢烧。舆论的炮火除了对准直接导致弗洛伊德死亡的白人警官外,也有大量的充满仇恨的言论直指同时在场的亚裔警官,在有的地方甚至直接上升到对亚裔群体的直接袭击。

我完全支持对导致这场悲剧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不管什么原因他们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和平游行的人本来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但少数人利用这个机会,出于自私的经济利益或其他背后的政治利益,明目张胆得实施抢劫,正是这样的犯罪分子给正义的游行示威蒙上了阴影。

而且这样的悲剧肯定不能简单归因于警察系统过于强大,所以认为只要削弱了警力,就能减少和避免这样的悲剧。这样的办法简直是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也许真的可以从数量上减少这样的事件,但恐怕是要以治安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代价。

民主党副总统提名人贺锦丽(Kamala D. Harris)在副总统辩论时,大言不惭得表示,她在加州推行的立法改革,为全美国的立法改革树立了榜样。在她的立法改革里,最有名的一条就是把犯罪金额在950美金以下的盗窃罪移除了重罪(felony)之列,等于大大降低了犯罪成本。这样的立法改革传递出非常糟糕的信息:一方面警察会觉得这样的犯罪算小事,不用在乎;另一方面,对潜在犯罪者来说,只要控制好涉案金额,小偷小摸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犯罪心理学里有一个“破窗效应”,大概是说如果一栋楼有一块窗户破了,一直没有修缮,那就会传递出一个信号,这个房子每人管,没人在乎,这无异于邀请潜在的犯罪者来这里实施更加严重犯罪。概括来说,小的细节传递出的信号,会产生蝴蝶效应,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犯罪率。而在民主党执政的加州,从立法部门传出来的信号都是对犯罪行为的宽松处理,那法律能起到的震慑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也必定会被逐渐削弱。这难道是解决治安问题的办法吗?这个办法,估计能解决的,只是登记在案的案件数字。

这样的立法改革,很重要的原因是加州监狱人满为患,监狱系统的财政资金不足。加州税那么高,经济也非常好,算是一个很有钱的州,财政收入哪里去了呢?也许大量的非法移民的资助政策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说回治安问题。另一个近段时间备受争议的热点是Profiling。左派人士认为,由于长期以来警方对非裔群体的犯罪记录比较多,导致不管是人们的感性直觉还是机器学习算法的数据分析,都更倾向于关注非裔群体的犯罪情况,结果就是黑人比其他种族更容易被警察拦下来盘问,这就左派观点里的执法过程中的种族不平等。左派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要求警方不要按照数据显示的结果来重点关注某一族裔,而是要做到所谓的对所有族裔都平等对待。

依据目前的数据,美国大部分地方非裔的犯罪率都远远高于非裔在当地人口中的占比,比如在非裔的人口比例只占20%-30%的地方,监狱里的非裔比例可以达到60%-80%。不管是在之前的弗吉尼亚,还是在加州,我收到过的校警发的嫌疑犯外貌描述,几乎千篇一律的是“黑人青年男性”。我如果一个人走夜路,如果对面走来一个年轻的黑人男子,我的不安全感肯定是会非常高。

我不能理解民主党为什么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用数据在帮助分析和预防犯罪是有错的。根据二八定律,本来就是少数的人对大多数的犯罪行为负有责任,警察的职责就是尽早的鉴别出潜在的犯罪者,及时的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而大数据的意义,就是在于可以进行人脑无法处理的数据分析,在千丝万缕看似无关的信息中提取出相关性、建立模型,从而进行预测。所谓的“Profiling”, 不正是进行数据分析的意义吗?如果已知某一区域或某一族裔的犯罪率相对非常高,难道不就应该集中警力去解决吗?民主党政府不仅不积极利用这一信息,反而要禁止警方使用。这样摈弃科技的力量,降低执法部门的效率,浪费纳税人的钱和资源,导致事倍功半的事情,作为决策者,是蠢,作为政府,就是作恶。

对少数族裔暴力执法的问题在美国的确存在,但这几年我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比如现在警察胸前都佩戴着摄像头,记录与其他人的所有互动。 警察群体本身也非常的多元化,以洛杉矶为例,警察中少数族裔的比例也远超白人比例。

我在美国这么多年,身边也有当警察的朋友, 白人黑人亚洲人都有,尤其是这种基层的直接跟居民打交道的,大部分都像居委会大妈一样热心助人。不管是之前遭遇身份盗窃时给我打电话的FBI调查员,还是最近处理我汽车被盗案件的警察大哥,都在我最惊慌无助的时候给了我非常温暖的支持。

佛洛依德事件后,美国的基层警察感受到了很大的舆论和社会,很多都在民主党政客的带领下单膝下跪,向他门口中受害于“Profiling”的少数族裔(非裔)道歉。我知道一个在弗吉尼亚的白人警察,他所在的警局专门组织了“社区进万家活动”,就是去他们自己的辖区,一家一家的Say Hello,问问他们有能需要帮助的没有,哪怕帮着弄弄草坪和管道,主要就是要给居民展示,警察不是和他们的对立的,而是来帮助和保护他们的。

美国的治安问题、暴力执法问题和执法系统里的种族歧视问题,都不是削减警局的财政支持就能解决的。看着新闻里民主党政客整整齐齐得喊着“Defund The Police”的口号,Santa Monica街头打着种族平等旗号的明目张胆的打砸抢烧,以及加州城市里的犯罪事件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不知道贺锦丽到底给全美国的立法改革树立了一个什么榜样。加州的方向盘已经被民主党往左打死了,现在把全美国的方向盘交到民主党的手中,容忍他们为了选票数量和党派利益继续执行左倾路线,对遵纪守法的居民来说,不知道以后面对的会是什么。

四、经济政策

作为美国总统,在经济方面的首要目标就是提振美国经济,降低美国失业率。川普政府推行了共和党向来支持的小政府、低税收路线,经济成果非常亮眼,在疫情前美国失业率保持了历史最低,股票市场非常繁荣,美元也非常坚挺。联邦政府的减税政策也是切实的体现在了个人的报税单上,只不过搬来加州后,发现州政府又变着花样把税收回去了。

至于与中国的贸易战,我不知道要如何评价。一方面我知道很多做中美贸易的朋友都受到到了很严重的影响,这个肯定是不利的。但换一个角度,既然是美国总统,就应该首先为美国的经济利益负责,而贸易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的农民受益,也带来了一定的制造业回流。经济话题我了解得确实非常有限,所以也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

不过对于民主党一向主张的大政府高税收模式,以及拜登竞选时多次承诺的上台就加税的主张,我非常不赞成。政府过多参与社会再分配,过度扮演 所谓“劫富济贫”的角色,结果只是超级富人轻轻松松合理避税,中产拼命工作却大额交税,长期供养底层没有进取心、只想好吃懒做拿低保的人。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社会应该有的状态,再说得理想主义一点,这不是那个崇尚白手起家努力奋斗的美国梦的样子。

五.其他方面

两党的分歧还体现在很多其他方面,包括对疫情和经济的态度,外交政策,尤其是我们关注的对华政策等。有的话题非常敏感,我也没有足够的可靠的信息来源,所以不敢瞎说。

作为共和党的支持者,面对川普,确实很五味杂陈。要夸的是,川普讲话时遣词造句非常口语化,3000词汇量完全就可以听懂他的发言,照顾到广大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民众的接受能力。这一点听起来像是在黑他,但作为一个政客,了解自己的基本盘,能够脱离精英政治惯用的话语体系,简单直白得传达自己的施政纲领,真的很有利于川普拉近跟他的支持者的距离。如果设想自己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小商贩,之前的政客发言都文绉绉的,用词高级,句式复杂,听起来特别厉害,但就是不太听得懂。而川普用超亲民词汇量,用每天你跟你兄弟说话的那些句型,直接告诉你他要带领政府干什么,是不是让人特别容易接受和信任。毕竟精英阶层还是少数,在计算选票的时候,还是要拼数字。

同时,川普是我见过最说到做到的政客。说要修墙,咔咔就修,说要减税,咔咔就减,说要把制造业岗位吸引回美国,咔咔是干。先不说这些事干得对不对,光说到做到这一点,一定算是政客里的一股清流。以往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哪个上台前不许一大堆愿,拿中国当靶子狠狠得骂,把选民情绪调动起来,赢得大选后,往往就变成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越激进的言辞越容易煽动情绪,但也越难付诸实践。而川普在说要修墙的时候,没几个人把他当真,谁知道这么离谱的事儿他还真的行动了。抛开决策本身不评价,就这行动力,足以让他的支持者更加坚定得追随他。当然,反对他的人自然也更加极端得反对他,这也是美国社会的党派分化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其他方面,川普确实离大家对美国总统的期待差非常远,他曾经经商多年,税务方面一直受到质疑,花边新闻很多,和一些种族问题人士有些还没说清楚的联系,讲话时常常口无遮拦,常常没能优雅得代表美国国家形象等等。共和党里一定有比更符合大众期望的人选,比如副总统彭斯。看他的副总统辩论,确实是一种享受。

所以这就回到我最开始说的大选偶像化的问题。很多人忘记了这是在选执政党,而是完全只考虑候选人个人人设,结果就是只要不喜欢川普的都希望拜登入主白宫,却忽略了民主党执政会把美国带向什么方向。

要说私德问题,拜登的家庭问题,他儿子的吸毒和腐败问题,与外国政府和官商阶层千丝万缕的联系等等,也不是一张白纸。但无论如何,既然只能这两人中选一个作为美国的下一任总统,我认为最重要的都是看他们所在的党派的执政理念的主张。

再说一下贺锦丽,她作为这次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里唯一的女性、非裔,还有一个中文名,几乎满足美国左派对于“政治正确”的所有想象。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非常高兴看到有一位职业女性能走到这一步,但这也不妨碍我不赞同她的观点和立场。正如前文中非裔大法官托马斯不支持平权法案一样,我并不觉得女权主义者就应该支持这位女总统候选人。真正的女权是要求被同等对待,而不是因为“女性”这个身份而被特殊照顾。我相信她作为政客的业务能力,所以不需要因为她是女政客而给她额外的支持

在这次大选过程中,另一个令人失望的是,很多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流量平台为了自身利益,抛弃了应有的客观中立,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选择性的传播信息。在三权分立的美国社会,媒体监督被誉为第四权,应该发挥对政府权利的监督作用。但目前美国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向左站队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几乎成为民主党党媒。大到新闻内容的选题,小到文章中不同感情色彩词语的选择,都在潜移默化得影响着读者观众的判断。比如川普政府通俄门,铺天盖地全是消息,但拜登儿子的硬盘事件,同样涉及美国总统候选人与境外势力勾结的可能,在主流媒体上却鲜有讨论,推特更是直接删帖封号,连白宫发言人也没能幸免,比微博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媒体有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无可厚非,但非要打着客观中立的旗号来站队,实在是有一点又当又立。一个自由社会的舆论环境,应该欢迎来自政治光谱上各个位置和立场点的声音,这样才有百花齐放的思想繁荣和交流。可怕的是,主流媒体和发声渠道都被某一个立场所掌控,成为了党派喉舌,导致其他立场的民众无法有效的接受信息和发声,那媒体就失去了监督功能,沦为某一党派操纵民意的工具。

围绕美国的大选,以及长久以来美国左右派的不同主张,还有很多想说的。但这已经是我写过的最长的博客了,估计能看到这里的人也寥寥无几,别的话题,就下次再开一篇来写吧。

以上内容仅仅对我个人非常有限的见闻的总结和思考,欢迎反馈和讨论。

--

--